当我们吐槽这两天下雨出行不便的时候,山间田野里的各种野生蘑菇,在经历了雨水的滋润之后,正悄然生成,令人垂涎欲滴。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,以夏季最多,特别是雨后。近来雨水较多,我市因误食野生*蘑菇的中*事件也时有发生。
近日,矮陂有一家五口,由于进食了野生*蘑菇,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、排水烂便等症状,幸亏送医及时,目前几人已康复出院。
野生蘑菇中的*蘑菇,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*症状的大型真菌。*蘑菇所含*素较为复杂,根据种类不同,可伤及的器官和系统也有所不一,分为“急性肝损型、急性肾衰竭型、溶血型、横纹肌溶解型、胃肠炎型、神经精神型、光过敏性皮炎型”以及其他损伤类型,其中,前四种类型中*症状严重,发病急,死亡率较高。
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林月雄:“最常见的就是胃肠型的,吃了这些蘑菇可能在短时间,如半小时内,很快就会出现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这些症状,严重的可能就会导致脱水。还有就是神经类型的,可能吃了有些人就会产生幻觉、幻听、幻视,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,或者一些不自主的行为,造成意外伤害。”
据统计,全世界已知的*蘑菇种类约多种,中国有近种,在我国山区地带广泛分布,分属于26科58属,其中,危害较大的约40余种,可致人死亡的约有30余种。由于一些野生的*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,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、气味、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,因此,极易误食而引起中*。
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林月雄:“颜色艳丽的蘑菇有*,其实这种(说法)一直在大众之间流传,比如有一个菌叫‘*色(橙盖)鹅膏菌’,它的外形看上去很漂亮,也很艳丽,但它实际上是无*的,是可以食用的。白*伞,它其实外形也符合这些(艳丽说法),会让我们误以为它是一个可食用菌,所以这个判断也不一定准确。”
对此,专家建议,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出现疑似中*症状,应尽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*素,并医院就诊,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,或者蘑菇图片,以供医生检验,查明中*原因,对症下药。
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林月雄:“不熟悉的蘑菇不要去食用,没有专业鉴别能力,也不要去食用。第二,我们吃蘑菇一定要煮熟、煮透,不能生吃,凉拌更加不可,不要去做凉拌的蘑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