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《管子·牧民》:以家为家,以乡为乡,以国为国,以天下为天下。
人们都知道有国才有家,只有国稳定下来了,国的利益稳定了,家才会有保障。很多人为了建设好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,他们不怕路途艰险,也不怕磨难重重,因为他们的家人在背后给予了他们无限的支持和鼓励。就有这样一张特殊的照片,图片中一个人跪在了一座坟墓前面,还流着眼泪。原来这个人还是一个英雄,他跪在自己亡妻的坟前,这一幕感动了国人,他如今过得怎样了呢?
不怕困难的运输兵
这个英雄叫张良善,生于年,来自陕西。从年开始,他成为了新藏线上的一名运输兵,新藏线海拔很高,且山体陡峭严峻,还伴随着许多弯道,当地的气温也常常是变化多端,这对入藏线路上汽车驾驶员的要求也十分高。如果遇上暴风雪,塌方等恶劣环境,也更加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,可以说每次的运输任务就是一场生死较量,他也不知道自己已经多少次死里逃生了。
他在这条线上运输物资给其他官兵,保障他们的饮食和过冬安全,可以说他的角色非常的重要,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也因为有了他的存在,运输物资才得以顺利进行,他也非常喜欢他的这份工作,因为他觉得很有价值,无私地默默奉献着,任劳任怨。这一晃就跑了二十多年的光阴,这份工作存在的危险是不可预知的,经历过多少次他也记不清了,面对困难他迎难而上,从不放弃。成为汽车兵的岁月里,他一共运送有吨物资,行车里程达到了60多万公里,其实不止这些,运送人员达到了余人,成为了人们眼中的“昆仑卫士”。
爱妻离世,心存愧疚
当然,他能把运输任务做得如此好,也离不开他妻子的理解与支持。他的妻子叫何桂丽,两人在张良善28岁的时候结的婚,后来得来了妻子怀孕的好消息,张良善非常的开心,并且把妻子带到身边亲自照顾。但就是这么的不巧,当妻子临近生产的时候感冒住院了,而张良善却接到任务要将物资按时送到目的地,而目的地在山上,任务非常的重要。
张良善作为一个汽车兵,任务是第一位,如果不及时将物资送到山上守防官兵的手中,那他们将无法抵御寒冷的冬天,甚至可能会出现让人不愿看到的结果,所以他只能在妻子快生产之际去执行任务。对此,他的妻子也表示理解,和张良善最后说的一句话就是“把车开慢点”,张良善带着对妻子的想念和不舍离开了,可怎么也没想到这次离别竟然是两人的最后一次。
然而,就在执行任务之时,妻子难产,最后大人和小孩都没有保住。听到这个消息的他赶紧回去看望自己的妻子,最终也无济于事。张良善非常的自责,自责自己在最后一刻没有陪伴在自己妻子的旁边。妻子下葬那天,穿着正装的张良善跪在了自己妻子的坟墓前,流下了泪水。俗话说男儿膝下有*金,旁人也看出了他对妻子的不舍和对自己的自责,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,这才有了这张特殊的照片。后来,他亲手给妻子立下了墓碑,刻上了碑文,自从妻子去世后,他每次上山前,都要到亡妻坟前看一看。
结语
随着时间的流逝,二十年之后,张良善和一个护士结了婚并有了孩子,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,如今年过半百的他生活得很幸福。而他也一直都在为国家的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,在工作中他严肃对待,能不为国家添麻烦的时候他坚决靠自己,后来仅用了18万元修建*分区地爆器材库,为国家整整节约了37万元,其工作精神值得人们敬佩。
为了工作他一直都在透支着自己的身体,因为长期住在山上,缺氧加上长期的紫外线照射,患上了过敏性皮炎,但是他一直都忍受着瘙痒疼痛,最后医生都下了通牒,说如果再不注意就会危及生命,但他还是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,做一个实干的人。张良善是莽莽昆仑上真正的英雄战士,他的事迹震撼着无数人的心。
参考资料:《管子·牧民》
图片源于网络,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