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怀孕时就经常听三姑六婆嘱咐,多吃核桃宝宝头发壮。吃了那么多核桃,孩子生下来还是一头黄毛,隔壁床的宝宝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,人家妈妈也没吃啥特别的东西。
宝宝刚出生的胎毛壮不壮,对未来没有任何影响,因为宝宝六个月之前的头发都是暂时性的,如果到了七八个月,在最后一次定期换发的“同步化休止期”之后,头发还非常稀疏,那就要防备以下六种疾病了!
1.脂溢性皮炎
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,体内仍受到妈妈孕期激素的影响,会出现皮脂分泌旺盛,头皮出油多也就增加了皮屑芽孢菌的滋生,所以一岁前非常容易诱发脂溢性皮炎。只有严重的情况会出现头发小面积成群脱落,影响头发粗细和密度。
这种情况宝宝也会非常不舒服,如果妈妈发现宝宝头发一碰就掉,那就要注意了。最安全的解决办法是经常洗澡洗头,在分泌旺盛期间每天或隔天就要清洗干净。可以让宝宝头发脱落少一些。
2.斑秃
民间俗称鬼剃头,是小孩子脱发排名第一的疾病,如果宝宝头发没有明显的油腻。但是头发一拉就掉,而周边的头发也很容易掉,那多半就是斑秃了。原因是孩子的自身免疫力出现问题,从而攻击毛发。尤其出现在注射疫苗之后,以及感冒好转期。大部分在半年左右可以自行长出来。
3.拔毛癖
这是一种心理疾病,2-3岁左右的宝宝感到烦恼,压力时,会不自觉的揪头发,当头发拔掉时会让自己心理舒服一些,主要可能因为代养人的变更,宝宝习惯跟随的成人不在身边等等,与斑秃相比,手揪的头发不会完全掉落,稀疏部分会有毛毛草草的断发。这时家长除了需要高质量陪伴,更需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和环境。
4.短生长期症候群
如果孩子头发浓密没问题,剃短发后也能长出,偏偏长到3-5公分就不再长,这就是传说的短生长期症候群。目前全球没有直接解决的办法,可能孩子一生都要留短发。成年后可以涂抹生发液,增加头发的生长期。
5.丘疹性少毛症
这是先天性维生素D突变的问题,宝宝在出生时还有些头发,到3-4个月的同步化休止期之后,掉了的头发就不能再长出来了,在头皮的毛囊处有颗粒的突起物,可惜暂时没有什么好办法。
6.单纯性少毛症
这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粘合在一起的蛋白质基因出现了问题,是先天性基因缺陷引起的,也没有太好的痊愈方式。
除了以上六条,宝宝的头发疏密与遗传也有关系,研究发现在孕期和哺乳期,妈妈补钙和维生素D对宝宝的头发生长确有好处。日常帮宝宝按摩头皮,用指肚轻轻揉宝宝的头皮处,可以加速宝宝头发生长。
网传宝宝头发长会抢了营养,假的。头发是死细胞,剪掉和不剪掉,对人的营养需求无变化!
如果觉得有用记得转发。